香港艺术馆成立于1962年,是香港的第一个公立美术馆。走进艺术馆,游客可欣赏古今中外的画作与艺术品。在观赏完星光大道、维多利亚港的户外景色后,笔者来到香港艺术馆观赏各式艺术展览。相较于实物和壮阔的户外实景,艺术也能给予人想象空间,参观者和创作者可以实现交流,仿佛跨越了地点和时空。
地址:香港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号
地铁交通:尖沙咀站E出口、尖东站J出口
走入艺术馆,来到名为《好物有型》的展览。

进入展厅,映入眼帘的第一幅画名为《冒险开拓》,展现出人坚持自我、不在乎别人的目光,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品质。

敢于开拓是众多香港人所拥有的品质,这也是香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秘诀之一。此画被放在入口处的显著位置进行展览,是对香港这座城市的致敬,也是对观赏者的激励。
继续欣赏画作,看到一幅波澜壮阔的图景,便是刘国松的画。

本幅画作中,作者运用纸张纤维造成的各式纹络进行画作创作,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,展示出中国大好河山的独特魅力。
艺术馆内除了画作,还有实物艺术品展览。香港艺术家甘志强创作的《盆景(二)》。

该作品的外部为塑料片制成的鸟笼,图案为油性颜料画成的树木。传统的画作与现代材料相结合,为作品增添了一丝新意。
艺术馆所展出的彩瓶瓷器色彩丰富,样式各异,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。



各式特色展品,尽显艺术和工艺价值。



不止大物件才能彰显艺术的魅力,小物件展示出了匠人的心灵手巧,如各式香囊。

继续欣赏画作,来到了一幅名为《涟漪》的画作前。

《涟漪》由岩彩颜料绘制而成,而岩彩作为矿物颜料在中国历史上广泛使用,如敦煌石窟内的佛画上。该画采用传统颜料绘制现代风格的作品,体现出推陈出新的特质。
一幅水墨山水画,一棵孤树在无人烟的山谷中生长。


艺术馆内的部分书法作品展览,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风格各异,可一探创作者的心境。


香港作为中国和世界沟通的桥梁,香港艺术馆也少不了西洋绘画,对中西方交流的内容进行描绘。亚历山大·科林《仕女、小孩与鹦鹉》中有画家想象中的中国人物样貌,画作中加入了外销国外的服饰与瓷器。

珠江河岸的广州十三行,可见商馆与广场。广州作为通商口岸,可见商业的繁华。

香港艺术馆的背面便是维多利亚港,从艺术馆里看维港,维港的景色也似乎成为了艺术馆的展览。

参观完展览,来到大厅,可见远处的维多利亚港和香港岛的高楼大厦,从艺术世界回到了现实。香港艺术馆给市民和游客带来了美的体验,增强了城市的审美。